中山市华侨中学师德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省关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全面落实市教育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实施意见》,我校紧紧围绕办全国一流、国际知名华侨中学的目标,以华侨文化为引领,不断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努力打造师德高地。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以树立良好教育形象和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厚德修身,大道树人”为主题,努力实践“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大力开展全民修身行动,努力推进师德建设,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二、实施目标
(一)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
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有强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培育优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努力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典范。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二)引导教师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法律法规。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自觉遵循教育规律,积极推进教育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因材施教,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大力提倡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模范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潜心钻研,实事求是,严谨笃学,成为热爱学习、终身学习和锐意创新的楷模。
(三)推进师德建设工作的改进和创新
结合我校华侨文化的特色和亮点,努力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师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按照推进教育现代化对师德建设的要求,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创新。结合开展全民修身行动,学雷锋活动,加强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讲究实际效果。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具体化、校本化,使之成为全体教师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并自觉按照师德规范要求履行教师职责。
(四)解决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坚决反对在职在编教职员组织或参与有偿补课,自觉抵制有偿家教。坚决反对教师讥讽、歧视、侮辱学生及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坚决反对教师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及其它商品,索要或接受学生、家长财物等以教谋私的行为。坚决反对教师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违背学术规范,侵占他人劳动成果的不端行为。坚决反对教师在招生、考试等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和违纪违法行为。严厉惩处各种败坏学校声誉和教师声誉的失德行为。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制度约束,逐步形成教师师德自觉
1.成立领导小组。为加强师德建设,学校成立以林加良校长为组长的中山市华侨中学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高 毅
副组长:郑玉良
成 员:杨树春 何嘉莹 林子孚 陈海鸥 周红梅 黄卓棠 孔凡平 谢海龙 朱爱东 徐璇 林国胜 欧建霞 李建国 方久平 周光荣 王永林 彭海泉 潘焯华 刘训强 曹彦波 朱志锋 杜永生 张 巍
2.完善建设制度。学校把师德建设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坚持惩防并举,实施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进一步完善《中山市华侨中学师德建设制度》,对师德提出明确要求,严肃查处以权谋私、有偿家教、从教不廉、学术不端和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违反职业操守的行为。对师德表现不佳的教师及时劝诫,经劝诫仍不改正的,进行降级(降等)聘任、缓聘等处理。对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依据相关政策予以解聘,聘期届满的不再续聘。对有严重失德行为、影响恶劣的教师,依据相关规定撤销教师资格,并予以解聘。情节严重、违反法律,造成严重社会后果的,予以开除并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3.加强师德学习。学校将多渠道、分层次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有计划地对教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教风、学术规范教育。重点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约束并引领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率先垂范,为人师表。
(二)加强文化引领,继续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1.以华侨文化为引领,提高教师的思想境界。学校将充分发挥侨校优势,以《香山华侨文化读本》等校本课程为基础,引导全体教师加强侨史、侨校、侨友研究,在广大教师中大力开展弘扬华侨文化系列活动,让教师知乡情,知侨情,知校史,在感受海外赤子爱国之心和桑梓情怀中,提升道德素质和思想境界。
2.以对外交流活动为载体,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学校将依托蔡冠深对外交流基金会,继续广泛深入地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在已经与日本、新加坡、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以及港澳地区等名校建立合作关系的基础上,继续拓展学校发展空间,努力与国内外更多的名校建立联系,不断扩大教师的国际视野,大力推进学校办学国际化进程。
3.以开展全民修身行动为抓手,提升教师德水平。学校将继续响应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的号召,努力把《中山市华侨中学全民修身行动实施方案》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常规工作中去,继续保持在全市中小学“全民修身行动”中的领头角色,引领全体教师通过全民修身活动,加强学习政治理论、华侨文化和业务知识,进一步提升教师道德水平、知识修养和专业素养。
(三)加强措施激励,全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以工作室为平台,打造一流的教师团队。以《中山市华侨中学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为依据,以12个名师工作室、10个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为榜样,继续大力推进学校名教师名学科建设,带动全体教师共同发展。
2.以评先选优为契机,树立身边的师德典型。学校将借助每年9月全市师德主题教育活动月、庆祝教师节和表彰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等,集中开展师德宣传教育活动,表彰师德标兵,把师德建设落到实处。定期开展师德论坛、征文、演讲、报告和表彰等活动,不断探索师德建设新机制、新载体和新方法,不断创新师德建设理论、制度和管理。在新学年开学、教师节期间,借助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宣传学校先进教师的模范事迹和师德建设成果,树立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为师德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以奖教基金为激励,形成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设立教师专业发展、班主任专业发展和教育科研发展三大基金,为教师成名成家创设条件。同时,学校将继续完善校优秀教师奖励方案和校优秀班主任奖励方案,加大激励力度,确保学校师德建设工作既有制度保障,又有物质保障,长久发挥奖教基金在师德建设方面的重要激励功能。
四、实施步骤
(一)制度完善和宣传阶段(9月1日—9月15日)
加大师德教育和宣传力度。把师德建设摆在学校和管理工作的首位,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师德建设制度和实施方案,并贯穿于教师管理工作的全过程。部署下阶段师德建设的重点工作。各年级召开师德宣传和教育的专题会议,研究师德建设中难点、热点问题。
(二)实施和巩固阶段(9月16日—11月1日)
加大引导和制度的执行力度。学校党委、广大党员教师将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努力促进师德建设校本化。学校教代会和群团组织紧密配合,学生、家长和社会积极参与,形成加强和推进师德建设的合力。
(三)总结和考核阶段(11月1日—12月30日)
加大师德建设总结和考核力度。对上阶段的师德情况进行自下而上的总结。将师德作为考核各年级、教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把师德考核结果纳入对年级、教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四)形成长效机制阶段(2016年之后)
在总结和考核的基础上,着力形成一套以华侨文化为核心、具有鲜明侨校特色的学校师德建设的机制和体系,使学校师德建设工作常规化、常态化、长远化和高效化。
五、说明
本实施方案由学校党委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党办具体执行。
中山市华侨中学
2015年7月6日制定
2017年9月1日修订
- 上一篇:中山市华侨中学师德师风考核办法[ 10-08 ]
- 下一篇:中山市华侨中学师德师风举报监督制度[ 1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