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高中地理教学评一体化专题培训活动在我校举行
为探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提升教师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能力,4月19-20日,广东省基础教育高中地理学科基地项目(中山)2023年教学评一体化专题培训活动在我校高中部举行。我市高中地理教研基地成员、高中地理各年级备课组长、市地理教师发展共同体成员等参加。
首先,市龙山中学刘秀娟老师及我校余映红老师分别展示了一节地理公开课。刘秀娟老师以《共饮一江水,亲如一家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协作开发》为题,选择澜沧江—湄公河这“一江连六国”的特殊地缘优势的流域,整合三大课标要求,以一境到底的形式,设计“澜湄水之美”、“澜湄水之争”、“澜湄水之和”及“澜湄水之延”四个环节,围绕“流域开发条件与方向”、“流域水资源争端”、“流域协作开发”和“流域协调发展”方面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余映红老师以《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之国际合作下的产业转移——中山市宝元鞋厂的前世今生》为题,以中山市宝元鞋厂为情境,整合产业转移和国际合作两部分教学内容,设计了20世纪90年代初宝成集团将生产线转移到中山市的原因和宝元鞋厂退出中山,对中山市和东南亚国家各有什么影响两个探究活动,并探究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案例,步步推进,讲练结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系副主任、《地理教育》杂志主编杨娅娜副教授、中山市第一中学地理科组长孙智慧进行评课。他们一致认为,两位老师的课程内容逻辑清晰,设计巧妙,语言生动形象,学生参与度高,并就如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科思维,促进深度教学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19日下午,重庆师范大学杨娅娜副教授以《地理教研论文的选题与撰写》为题开展专题讲座。她围绕地理教研论文的内涵、选题、撰写及投稿四个方面深入讲解了撰写论文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案例提出相应建议。20日上午,华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院张争胜教授以《高中地理新教材的知识体系分析》为题开展专题讲座。张教授分享了地理学科的最新发展趋势和研究成果,着重讲解了高中地理课程的调整和重组部分,详细分析了地理五个模块教材的内容、课标要求、知识结构和重点知识等。
中山市地理学科教研员郝鹏翔老师最后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发言,他认为在新高考的大背景下,开展本次培训活动对教师实际教学具有很强的引领和启发作用,希望老师们将学习成果应用于现实教学中。
市龙山中学刘秀娟上公开课
我校余映红老师上公开课
老师们认真听课
重庆师范大学杨娅娜副教授评课
市第一中学地理科组长孙智慧评课
专题讲座
市地理教研员郝鹏翔讲话
活动现场
合影
撰稿、摄影:区婉筠
一审:陈丽阳 二审:杨德洲 三审:彭海泉
- 上一篇:夯实科组建设 数据驱动精准教学——我校召开科组长培训会[ 04-13 ]
- 下一篇:我校参加性别平等教育现场教学示范课展示活动[ 0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