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操作细则
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
操作细则
一、督导评估的依据
(一)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发展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13〕32号);
(二)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的通知 (粤教基〔2013〕17号)
(三)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实施办法;
(四)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方案(试行)。
二、督导评估的主要工具
(一)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工作表;
(二)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部分指标资料参考目录;
(三)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学生调查问卷(网络版);
(四)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教师、家长座谈提纲;
(五)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有关信息记录表。
三、市级督导评估的主要程序及操作办法
(一)评估工作程序
1、召开评估组成员会议,明确要求和分工。
2、召开评估组与学校协调会。参加人员:评估组全体成员、镇区文体教育局(教育事务指导中心)有关人员、学校全体行政人员。由组长简要说明评估工作时间、内容和程序等,要求学校行政人员分工配合评估组开展工作。
3、评估组成员分头工作。察看校容校貌、校风校纪,检查功能场室和设施设备,召开教师、家长座谈会(30分钟以内),进行学生问卷调查,查阅档案资料,随访师生等。
4、召开评估情况小结会。汇总评估情况,填写有关表格,议定评估结果,初拟反馈提纲,收齐应上交的有关材料。
5、召开评估工作反馈会。时间:30分钟左右,参加人员:镇区文体教育局局长(教育事务指导中心主任)、学校全体行政。其中,每个镇区第一所受评学校的评估工作反馈会,要求镇区分管教育的领导参加。由评估组组长向学校作简要的评估反馈(含学校基本情况、工作特色亮点、存在问题及整改意见、评估组评估结论。最终评估结果经市教育和体育局审定后发文确认。
(二)评估组成员分工
组长:主持评估组全面工作。负责召开内部分工会、评估组与学校行政工作协调会、评估情况小结会、评估工作反馈会。负责指标1.1、1.2的评估。
评委一:负责指标1.3、2.1、2.2、2.3、2.4、2.5的评估。
评委二:负责召开教师座谈会。负责指标3.1、3.2、4.1、4.2、4.3、4.4的评估。兼评估组资料员,负责收齐学校应上交到市教育督导室的有关材料(签名、盖公章)给组长。
评委三:负责学生问卷调查。负责指标5.1、5.2、5.3、6.1、6.2、6.3、6.4的评估。
评委四:负责召开家长座谈会。负责指标6.5、6.6、6.7、6.8、6.9、6.10、6.11的评估。
(三)问卷调查与座谈会的操作
1、学生问卷调查。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由督导评估组随机从小学四至六年级、初中一至三年级各抽取20人(九年一贯制或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小学四至六年级、初中一至三年级各抽取10人),共60人。
2、召开教师座谈会。由督导评估组根据学校提供的空课教师名单随机抽取10-15名教师参加。
3、召开家长座谈会。由学校约请10-15名覆盖不同年级、不同行业的家长参加。
(四)部分指标的评估方式及标准
1、体育活动场地、器材:体育活动场地按《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核查。体育器材按《广东省中小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件基本标准》(试行)进行抽查。小学和初中分别在带有“★”号的器材中随机抽查10种,每一种数量达到配备标准的70%,评定为达标。
2、教学仪器设备:采用抽查的方式对仪器设备的品种、数量是否达标进行核查。初中重点抽查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小学重点抽查科学科,从重点抽查的20种仪器设备中随机抽查10种。10种齐全,则评定为品种达标;每一种数量不低于标准配置的80%,则评定为数量达标。
3、校园安全:按《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安全建设要求》核查,不低于要求的80%,则评定为达标。
四、督导评估的工作要求
(一)对督导评估组的要求
1、督导评估组组长须提前认真阅读受评学校的自评报告等有关材料,总体了解有关情况,并做好组员分工安排。
2、督导评估组组长要在督导评估完成后5个工作日内向本片区组长报送学校评估资料,包括:①学校自评报告、②督导评估方案(含学校自评等级、学校基本情况表和督导评估意见)、③督导评估反馈意见、④督导评估结果汇总表、⑤学生问卷结果统计、⑥教师座谈会记录表、⑦家长座谈会记录表、⑧二级指标达标情况记录表以及①②③的电子版材料。各片区组长在完成本年度三批次的督导评估后,于12月18日将本片区所有受评学校的评估资料交到市教育督导室,电子版资料通过协同办公系统发送到市教育督导室刘婉璇邮箱。
3、督导评估组成员必须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以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受评学校作出客观评价。
4、评估劳务费统一由市教育督导室负责。督导评估组成员不得收受受评单位或个人赠送的礼金、礼品、特产等。
(二)对接受督导评估学校及镇区的要求
1、以镇区为单位,在每批次学校评估前5天将受评学校的自评报告、督导评估方案电子版发给所属片区组长。
2、受评学校须向督导评估组每个成员提供下列材料:①填写完整的《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方案(试行)》,②学校自评报告,③佐证材料目录,④课程表。同时提供①②两项材料的原件给组长(须加注意见并盖公章)。
3、受评学校在接受督导评估之前要按要求认真整理好有关指标的佐证材料,以备督导评估组查阅;准备好评估组工作场所(含会议、座谈、问卷、查阅资料的地点),并安排相关人员协助评估组开展工作。
3、受评学校必须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情况。督导评估组在评估过程中如发现学校有弄虚作假现象,可终止对学校的评估。
附件:
1、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方案(试行)
2、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部分指标资料参考目录
3、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工作表
4、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结果汇总表
5、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组督导评估反馈意见
6、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二级指标达标情况记录表
7、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座谈会参考提纲
8、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教师座谈会记录表
9、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家长座谈会记录表
10、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学生问卷调查操作说明
11、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体育运动场地要求
12、《广东省中小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件基本标准》(试行)
13、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教学仪器设备重点抽查目录
14、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安全建设要求
15、中小学校体育卫生音乐美术心理健康教师配备要求
中山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2014年11月6日
附件1
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
督导评估方案
(试行)
申报单位:
申报时间: 年 月 日
申 报:初评( ) 复评( )
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制
2014年7月
说 明
一、《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方案》(以下简称《评估方案》),是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教育政策、法规以及《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实施办法》制定的。
二、本《评估方案》即为申报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自评、评估、复查认定的评估标准和申报书。
三、本《评估方案》包括4部分:(一)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标准评定细则;(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情况表;(三)自评报告;(四)督导评估意见。其中自评报告独立成篇。
四、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28项。评估结果分为达标、不达标2档。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为“达标学校”,否则为“不达标学校”: (一)二级指标1.2、2.1、2.3、2.4、2.5、3.2、4.1、4.3、5.1、6.2、6.3、6.4、6.7、6.8、6.9等15项指标(标“★”的指标)必须有12项以上达标;(二)全部28项二级指标中,有23项以上评估指标达到达标标准。
五、6个班以下的教学点、非完全小学对除2.1、2.4、3.1等3项指标外的25项指标进行评估,21项以上评估指标达到达标标准的即为“达标学校”,否则为“不达标学校”。
6个班以上的非完小、教学点按完全小学的要求进行督导评估。
六、根据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的有关规定,九年一贯制学校应根据小学、初中各自规模,按照“一个小学生:一个初中生=1:1.1”的比例对校园占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图书册数等指标进行拆分计算,为了保证初中、小学的生均数据都达到标准要求,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上述指标标准需要按以下公式计算:
生均校园占地面积(或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生均图书册数) |
= |
初中生均标准×(小学学生数÷1.1+初中学生数) |
小学学生数+初中学生数 |
被督导九年一贯制学校3项指标实际数值达到上述公式测算的标准即为达标。
七、民办学校的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参照执行。
八、本《评估方案》中的 “不少于”、“不超过”、 “不低于”、“以上”等均包含本数,“以下”不包含本数。
九、在“四、督导评估意见”中,“责任督学意见”一栏由责任督学对被督导学校填报数据是否真实、日常办学行为是否规范等方面情况提出意见。
十、督导评估档次评定具体操作请看《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操作说明》。
十一、《评估方案》的有关数据,应统一采用省教育信息平台数据,如与省教育信息平台有关数据不符,应作详细说明。
一、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标准评定细则 |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评定要点 |
|
一、 校园、 校舍 |
1.1 生均校园占地面积 |
小学生均校园占地面积不低于15.3㎡,初中生均校园占地面积不低于19.6㎡的;地级市中心城区小学不低于9.4㎡,初中不低于10.1㎡。 |
|
1.2 生均校舍建筑面积★ |
生均校舍(不含宿舍)建筑面积小学不低于5.1㎡,初中不低于6.8㎡。 |
||
1.3 体育活动场地、器材 |
达到《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要求。 |
||
二、 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和仪器设备、图书 |
2.1实验室(科学教室)★ |
初中应设有理、化、生实验室/探究室(含仪器室、准备室)。小学应设有科学教室。九年一贯制学校应设有理、化、生实验室/探究室(含仪器室、准备室)及科学教室。 初中和九年一贯制学校19班以下生物实验室/探究室可与化学实验室/探究室合设。 |
|
2.2普通教室和其他功能场室 |
设有普通教室(含机动教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图书室(馆)、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教室/远程教育教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地理教室(初中设)、综合实践活动室、综合实践活动器材室、体育活动室、体育器材室、心理咨询室、卫生室、团(队)室、广播室、综合档案室、生物园、小气象站(初中设地理园)。6个班以下的教学点、非完全小学应当有多功能教室(兼作多媒体、音乐、美术、科学等教室)、图书室、少先队部室等。 |
||
2.3教育信息化水平★ |
能接入互联网或本地城域网、广东教育视频网,各普通课室、功能场室均有网络接入点;网络多媒体普通教室占普通课室总数的50%,普通课室逐步建成网络多媒体教室;每位教师配备一台个人专用计算机(或者手持终端);百名学生教学用终端数:小学达10,初中达15;多媒体授课比例达10%。 |
||
2.4教学仪器设备★ |
教学仪器设备的品种、规格、数量基本达到国家和省的配备标准,每4个平行班配1套,分组实验仪器按2人1组配备;学校采用信息化等科学手段管理教学仪器设备并有效使用。 |
||
2.5生均图书册数★ |
生均图书册数小学20册以上,初中25册以上;每年新增图书比例不少于藏书量标准的1%。图书室(馆) 的图书要符合学生、教师的实际需要,有一定数量的教参资料、工具书和报刊;采用信息化等管理手段有效管理并提高阅读率。 |
||
三、 办学规模、班额 |
3.1办学规模 |
办学规模适度,原则上小学、初级中学不超过36个班,九年一贯制学校不超过54个班。 |
|
3.2 班额★ |
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占30%以上的学校,小学不超过50人,初中不超过55人。 |
||
四、 校长、教职员队伍建设 |
4.1师生比★ |
师生比达到省定编制标准(小学师生比:城市达1:20.6;县镇、农村达1:23.3;初中师生比:城市达1:15.3;县镇、农村达1:18.1);按国家和省规定配备专职体育、音乐、美术、心理、卫生(保健)等教职员。6个班以下的教学点、非完全小学每班不少于1名教师。 |
|
4.2 校长任职资格和学历要求 |
正副校长均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并取得任职资格证书;小学的校长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初中和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校长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 |
||
4.3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 |
专任教师均具有相应层次或更高层次的教师任职资格,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达100%。 |
||
4.4教师继续教育 |
按照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以上安排培训经费;教师每年应完成累计不少于12天或72学时的年度继续教育任务。 |
||
五、 卫生安全保障、生活设施 |
5.1校址和周边环境★ |
校址校舍符合对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地质塌裂、暗河、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的防灾避险安全要求;高压电线、输油(气)管道严禁穿越或跨越校园;校园及校内建筑与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对各类污染源实施控制的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
|
5.2校园安全 |
配备安保人员,安全设施齐全,学校安全保障体系健全,学校安防工作达到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安全建设要求。 |
||
5.3 后勤保障要求 |
城镇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量化分级达到B级、农村学校达到C级以上要求;能通过自来水、二次供水或自备水源,并设置开水房或安装饮水设施向学生提供卫生安全饮用水;学生厕所能满足学生课间如厕的需要,并有水冲设施。寄宿生宿舍符合安全、卫生、健康标准,浴室、厕所及消防、报警设施齐全;每生一张床。 |
||
六、 学校管理与素质教育 |
6.1 管理与规范 |
树立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完善;管理规范,岗位责任明确,工作落实到位;有较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
|
6.2 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和常态编班★ |
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学校实行常态编班,没有分重点班、快慢班、特长班、实验班等违法违规行为。 |
||
6.3 国家课程计划执行情况★ |
开齐、开足国家课程,严格执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教学计划。 |
||
6.4学生减负要求★ |
安排学生作业数量和内容符合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不占用学生法定休息时间集体补课,不利用早、晚自习和午休等时间上课、集体辅导或考试,没有举办或者参与举办辅导班,没有动员和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的其他辅导班,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
||
6.5教学改革 |
教学研究工作扎实开展;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探索面向全体学生的高效课堂教学,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等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6.6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
学校、家长、社会多方参与的学生评价机制基本形成;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完善,采用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科学评价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状况。 |
||
6.7校园体育艺术活动★ |
制订并公布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切实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体育艺术“2+1”专项教育活动正常;学校应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艺术节。 |
||
6.8学生体质健康★ |
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建立学生健康管理制度和每年一次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做好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按国家要求上报《标准》测试数据;《标准》测试合格率达92%以上,优良率达70%以上并逐年提高。 |
||
6.9生均公用经费支出水平及预算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
生均公用经费支出水平达到当年省定标准;建立了学校的预算管理制度且严格执行。 |
||
6.10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 |
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教育教学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
||
6.11推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 |
推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重视家长家庭教育指导。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教育,积极发挥青少年宫、学生综合实践基地等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作用。 |
二、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情况表
县(市、区): 学校名称 :
学校类型: (教学点、非完全小学、完全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等)
学校地址: 办公电话: 传真电话:
学校校园网址:
在校学生数 |
人 |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
人 |
随班就读学生 |
人 |
年级数 |
个 |
教学班总数 |
个 |
平均班额 |
人 |
教职员数 |
人 |
专任教师数 |
大专以上 人; 人,其中:本科以上 人; 研究生以上 人。 |
||
校园占地面积 |
㎡ |
生均占地面积 |
㎡ |
校舍建筑面积 |
㎡ |
生均校舍建筑面积 |
㎡ |
运动场面积 |
㎡ |
田径场面积 |
㎡ |
篮球场面积 |
㎡ |
其他运动场馆面积 |
㎡ |
生均运动场面积 |
㎡ |
普通教室 |
间 |
科学教室 |
间 |
物理实验室 |
间 |
㎡ |
㎡ |
||||
化学实验室 |
间 |
生物实验室 |
间 |
音乐教室 |
间 |
㎡ |
㎡ |
㎡ |
|||
美术教室 |
间 |
计算机教室 |
间 |
多功能教室 |
间 |
㎡ |
㎡ |
㎡ |
|||
体育活动室 |
间 |
体育器材室 |
间 |
卫生保健室 |
间 |
㎡ |
㎡ |
㎡ |
|||
行政办公室 |
间 |
教师办公室 |
间 |
教工宿舍 |
间 |
㎡ |
㎡ |
㎡ |
|||
学生宿舍 |
间 |
食堂 |
间 |
其中:教师周转宿舍 |
间 |
㎡ |
㎡ |
㎡ |
|||
厕所 |
间 |
图书室 |
间 |
生均图书册数 |
册 |
㎡ |
㎡ |
||||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 |
万元 |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
元/生 |
生均公用经费支出水平 |
元/生 |
教学用计算机数(或者手持终端) |
台 |
教师专用计算机(或者手持终端) |
台 |
百名学生教学用终端数 |
台 |
填表人: 审核:
校长签名: 填报时间:
三、自评报告
自评报告另页 |
四、督导评估意见
责任督学意见 |
责任督学签名:
年 月 日
|
镇区审核意见 |
镇区审核意见:
(学校)经本镇区审核组审核,28项二级指标中有 项指标不达标,其中,带“★”的15项指标中有 项不达标,根据评估标准,该校可评为达标( )/不达标( )学校。
镇区审核组成员(签名): 单位(章)
年 月 日 |
市督导组评估意见 |
市教育督导组评估结果:达标( ) 不达标( ) |
评估意见:
(学校)经市督导组评估,28项二级指标中有 项指标不达标,其中,带“★”的15项指标中有 项不达标,根据评估标准,市督导评估结论为达标( )/不达标( )学校。
市教育督导组成员(签名)
年 月 日 |
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
督导评估操作说明
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共有6项一级指标,28项二级指标。指标评定档次操作说明如下:
1.1校园占地面积。本指标需通过现场查阅学校用地红线图、建筑规划图、土地产权证明(合同、协议)等资料,并根据学年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的学生人数(实地调查学生人数如有变化以实地调查的为准,下同)计算生均用地面积,符合要求的为达标。2013年9月起新建的学校,达标条件为小学生均校园占地面积不低于18㎡,初中不低于23㎡的;地级市中心城区小学不低于9.4㎡,初中不低于10.1㎡。
1.2 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本指标需通过现场查阅学校建筑规划图、建筑物产权证明等资料,并根据学年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的学生人数计算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符合要求的为达标。2013年9月起新建的学校,达标条件为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低于7㎡,初中不低于9㎡的。
1.3 体育活动场地。本指标需进行实地调查,评定时根据被督导学校规模相对应的标准进行评估,场地数量、面积完全达到标准要求、器材数量达到70%的,评定为达标。
2.1 实验室(科学教室)。本指标需现场查看学校实验室(含仪器室、准备室,确无条件的学校,准备室可与仪器室合并)、科学教室的设置情况,符合要求的为达标。
2.2普通教室和其他功能场室。本指标需进行实地调查是否达标。
2.3教育信息化水平。本指标有5个要素,一是学校能接入互联网或本地城域网、广东教育视频网,各普通课室、功能场室均有网络接入点;二是网络多媒体教室占总课室数的50%,普通课室逐步建成网络多媒体课室;三是每位教师配备一台个人专用计算机(或者手持终端);四是百名学生教学用终端数:小学达10,初中达15;五是多媒体授课比例达10%。本指标需进行实地调查,5个要素均达到要求的评定为达标。
2.4仪器设备。本指标有2个要素,一是教学仪器设备的品种、规格、数量基本达到国家和省的配备标准,每4个平行班配1套,分组实验仪器按2人1组配备;二是学校采用信息化等科学手段管理教学仪器设备并有效使用。要素一评定时对照国家和省的教育装备的最新标准按照种类全部达到、规格基本达到、数量不低于标准配置的80%,能基本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来衡量是否达标。本指标需进行实地调查,2个要素均达到要求的评定为达标。
2.5生均图书册数。本指标有4个要素,一是小学生均图书册数20册以上,初中25册以上;二是每年新增图书比例不少于藏书量标准的1%;三是图书室(馆) 的图书要符合学生、教师的实际需要,有一定数量的教参资料、工具书和报刊;四是采用信息化等管理手段有效管理并提高阅读率。需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学校图书档案等资料,计算出生均藏书量、每年新增图书比例等指标,是否适合适龄儿童少年阅读及符合教师教育教学实际需要等。4个要素全部符合要求,评定为达标。
3.1 办学规模。本指标需通过实地调查评定是否达标。
3.2 班额。本指标所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城”包括城区和镇区。本指标需通过查阅有关学生数量的文件和实地清点学生人数来评定是否达标。
4.1师生比。本指标有2个要素,一是师生比达到省定编制标准(小学师生比:城市达1:20.6;县镇、农村达1:23.3;初中师生比:城市达1:15.3;县镇、农村达1:18.1。师生比是指专任教师与学生之比),6个班以下的教学点、非完全小学每班不少于1名教师;二是按国家和省规定配备专职体育、音乐、美术、心理、卫生(保健)等教职员。上述2要素需现场查看学校教师编制文件、花名册、人员聘用资料等进行评估,2要素都符合要求,评定为达标。
4.2 校长任职资格和学历要求。本指标需现场查看学校正副校长任命文件、学历证明、职称证明以及培训合格证书等文件,2要素都符合要求,评定为达标。
4.3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本指标有2个要求:一是专任教师均具有相应层次或更高层次的教师任职资格。二是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本指标需现场查阅教师编制文件、花名册并抽查部分老师学历证明、任职资格证书等文件,抽查结果都符合要求,评定为达标。
4.4教师继续教育。本指标有2个要素,一是按照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以上安排培训经费;二是教师每年应完成累计不少于12天或72学时的年度继续教育任务。需现场访谈并查看财务有关账册、培训人员名单等文件,2要素都符合要求,评定为达标。
5.1校址和周边环境。本指标有3个要素,一是校址校舍符合对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地质塌裂、暗河、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的防灾避险安全要求;二是没有高压电线、输油(气)管道穿越或跨越校园;三是校园及校内建筑与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对各类污染源实施控制的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需要查看有关文件资料并进行实地调查,3要素都符合要求,评定为达标。
5.2校园安全。本指标需要现场查看学校安防工作是否达到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安全建设要求(附后),基本达到的为达标。
5.3后勤保障要求。本指标有3个要素:一是城镇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量化分级达到B级、农村学校达到C级以上要求,能通过自来水、二次供水或自备水源,并设置开水房或安装饮水设施向学生提供卫生安全饮用水;二是学生厕所能满足学生课间如厕的需要,并有水冲设施;三是寄宿生宿舍符合安全、卫生、健康标准,浴室、厕所及消防、报警设施齐全,每生一张床。需查看有关食堂食品安全等级等证明文件、资料并进行实地调查,3要素都符合要求,评定为达标。
6.1 管理与规范。本指标需要查看管理制度文件并进行实地调查来评定是否达标。重点检查学校校长负责制、校长办公会议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各部门岗位责任制、人事管理制度、继续教育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是否健全,执行是否到位。
6.2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和常态编班。本指标有2个要素,一是学生免试就近入学;二是学校实行常态编班,没有分重点班、快慢班、特长班、实验班等违法违规行为。本指标要根据实地调查和本指标要根据实地调查和上级教育部门的通报等综合进行评估,2个要素都达到要求,评定为达标。
6.3国家课程计划执行情况。本指标需通过实地检查课程表和现场访谈等方法进行调查来评定是否达标。
6.4学生减负要求。本指标有5个要素,一是学校安排学生作业数量和内容符合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二是不占用学生法定休息时间集体补课;三是不利用早、晚自习和午休等时间上课、集体辅导或考试;四是没有举办或者参与举办辅导班;五是没有动员和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的其他辅导班。本指标要根据实地调查和上级教育部门的通报等综合进行评估,5个要素都达到要求,评定为达标。
6.5教学改革。本指标需要现场查阅教学研究制度、深化教学改革等文件及实地调查等方法来评定是否达标。
6.6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考核制度。本指标需通过查阅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和抽查部分学生的成长记录册以及现场访谈以评定是否达标。
6.7 校园体育艺术活动。本指标有3个要素,一是制订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切实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二是体育艺术“2+1”专项教育活动正常;三是学校应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艺术节。需通过查阅有关文件和现场访谈来评估。3个要素都达到要求,评定为达标。
6.8学生体质健康。本指标有3个要素,一是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建立学生健康管理制度和每年一次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做好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二是按国家要求上报《标准》测试数据;三是《标准》测试合格率达92%以上,优良率达70%以上并逐年提高。需通过查阅有关制度文件和现场访谈来评估。3个要素都达到要求,评定为达标。
6.9生均公用经费支出水平及预算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本指标有2个要素,一是生均公用经费支出水平达到当年省定标准;二是建立了学校的预算管理制度且严格执行。本指标要素一需查看财政、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拨款文件及学校财务有关账册,并根据学年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的学生人数计算,要素二需要检查学校的预算管理制度文件和实地调查其执行情况。2个要素均符合省定标准要求,评定为达标。
6.10 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本指标需通过现场调查来评定是否达标。
6.11推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本指标有2个要素,一是推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重视家长家庭教育指导,二是学校充分利用青少年宫、学生综合实践基地等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开展实践教育。需通过查阅有关文件资料和现场访谈来评估。2个要素都达到要求,评定为达标。
附件2
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部分指标资料参考目录
二级指标 |
评定要点 |
操作说明 |
参考目录 |
|
1.1 生均校园占地面积 |
小学生均校园占地面积不低于15.3㎡,初中生均校园占地面积不低于19.6㎡的;地级市中心城区小学不低于9.4㎡,初中不低于10.1㎡。 |
现场查阅学校用地红线图、建筑规划图、土地产权证明(合同、协议)等资料,并根据学年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的学生人数计算生均用地面积,符合要求的为达标。2013年9月起新建的学校,达标条件为小学生均校园占地面积不低于18㎡,初中不低于23㎡的;地级市中心城区小学不低于9.4㎡,初中不低于10.1㎡。 |
学校占地及生均面积一览表 学校用地红线图、建筑规划图(或有资质的测绘部门测绘的材料) 学校土地产权证明(合同、协议)或有效证明材料 2014学年学校及各年级、班级学生人数统计表 |
|
1.2 生均校舍建筑面积★ |
生均校舍(不含宿舍)建筑面积小学不低于5.1㎡,初中不低于6.8㎡。 |
现场查阅学校建筑规划图、建筑物产权证明等资料,并根据学年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的学生人数计算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符合要求的为达标。2013年9月起新建的学校,达标条件为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低于7㎡,初中不低于9㎡的。 |
学校建筑及生均面积一览表 学校建筑规划图(或有资质的测绘部门测绘的材料) 学校建筑物产权证明(合同、协议)或有效证明材料 2014学年学校及各年级、班级学生人数统计表 |
|
1.3 体育活动场地、器材 |
达到《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要求。 |
本指标需进行实地调查,根据被督导学校规模相对应的标准进行评估,场地数量、面积完全达到标准要求、器材数量达到70%的,评定为达标。 |
学校体育活动场地面积一览表(包括体育运动场地类别、面积或数量) 学校体育器材登记表(包括器材名称、单位、要求配备数量、学校配备数量) |
|
2.4教学仪器设备★ |
教学仪器设备的品种、规格、数量基本达到国家和省的配备标准,每4个平行班配1套,分组实验仪器按2人1组配备;学校采用信息化等科学手段管理教学仪器设备并有效使用。 |
本指标有2个要素,要素一评定时对照国家和省的教育装备的最新标准按照种类全部达到、规格基本达到、数量不低于标准配置的80%,能基本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来衡量是否达标。2个要素均达到要求的评定为达标。 |
广东省小学(初中)教育装备档案册(含电子版)
|
|
2.5生均图书册数★ |
生均图书册数小学20册以上,初中25册以上;每年新增图书比例不少于藏书量标准的1%。图书室(馆) 的图书要符合学生、教师的实际需要,有一定数量的教参资料、工具书和报刊;采用信息化等管理手段有效管理并提高阅读率。 |
本指标有4个要素,需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学校图书档案等资料,计算出生均藏书量、每年新增图书比例等指标,是否适合适龄儿童少年阅读及符合教师教育教学实际需要等。4个要素全部符合要求,评定为达标。
|
学校图书(含报刊、杂志、教参、工具书)统计表 学校2013年、2014年新增图书统计表 学校图书(含报刊、杂志、教参、工具书)登记表 |
|
4.1师生比★ |
师生比达到省定编制标准(小学师生比:城市达1:20.6;县镇、农村达1:23.3;初中师生比:城市达1:15.3;县镇、农村达1:18.1);按国家和省规定配备专职体育、音乐、美术、心理、卫生(保健)等教职员。6个班以下的教学点、非完全小学每班不少于1名教师。 |
本指标有2个要素,师生比是指专任教师与学生之比,6个班以下的教学点、非完全小学每班不少于1名教师;需现场查看学校教师编制文件、花名册、人员聘用资料等进行评估,2要素都符合要求,评定为达标。 |
学校教师一览表(含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职称、教师资格证号码等) 学校教师聘用资料(含聘用教师一览表,教师聘用合同等) 学校专职体育、音乐、美术、心理、卫生(保健)等教职员一览表(含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职称、资格证号码等) |
|
4.2 校长任职资格和学历要求 |
正副校长均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并取得任职资格证书;小学的校长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初中和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校长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 |
本指标需现场查看学校正副校长任命文件、学历证明、职称证明以及培训合格证书等文件,2要素都符合要求,评定为达标。 |
学校正副校长一览表 学校正副校长任命文件、聘书等 学校正副校长学历证明、职称证明以及培训合格证书等 |
|
4.3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 |
专任教师均具有相应层次或更高层次的教师任职资格,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达100%。 |
本指标有2个要求,需现场查阅教师编制文件、花名册并抽查部分老师学历证明、任职资格证书等文件,抽查结果都符合要求,评定为达标。 |
学校专任教师任职资格和学历达标情况统计表 学校专任教师一览表(含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职称、教师资格证号码等) 学校专任教师任职资格证明、学历证明资料 |
|
4.4教师继续教育 |
按照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以上安排培训经费;教师每年应完成累计不少于12天或72学时的年度继续教育任务。 |
本指标有2个要素,需现场访谈并查看财务有关账册、培训人员名单等文件,2要素都符合要求,评定为达标。 |
2014年学校教师培训经费一览表(含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总额、教师培训经费及培训经费占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百分比) 学校2013学年教师继续教育登记表(含学习天数或学时数) |
|
6.1 管理与规范 |
树立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完善;管理规范,岗位责任明确,工作落实到位;有较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
本指标需要查看管理制度文件并进行实地调查来评定是否达标。重点检查学校校长负责制、校长办公会议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各部门岗位责任制、人事管理制度、继续教育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是否健全,执行是否到位。 |
学校发展规划、素质教育实施方案、校长任期目标等 2013学年学校工作计划 学校管理制度和各部门岗位职责 学校管理过程的有关资料 |
|
6.3 国家课程计划执行情况★ |
开齐、开足国家课程,严格执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教学计划。 |
本指标需通过实地检查课程表和现场访谈等方法进行调查来评定是否达标。 |
学校2013学年课程表及任课教师分工安排表 学校2014学年课程表及任课教师分工安排表 |
|
6.5教学改革 |
教学研究工作扎实开展;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探索面向全体学生的高效课堂教学,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等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本指标需要现场查阅教学研究制度、深化教学改革等文件及实地调查等方法来评定是否达标。 |
学校教研工作制度 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有关资料 |
|
6.6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
学校、家长、社会多方参与的学生评价机制基本形成;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完善,采用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科学评价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状况。 |
本指标需通过查阅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和抽查部分学生的成长记录册以及现场访谈以评定是否达标。 |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关资料 |
|
6.7校园体育艺术活动★ |
制订并公布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切实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体育艺术“2+1”专项教育活动正常;学校应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艺术节。 |
本指标有3个要素,需通过查阅有关文件和现场访谈来评估。3个要素都达到要求,评定为达标。 |
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 学校体育艺术“2+1”专项教育活动有关资料 学校运动会有关资料 学校艺术节有关资料 |
|
6.8学生体质健康★ |
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建立学生健康管理制度和每年一次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做好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按国家要求上报《标准》测试数据;《标准》测试合格率达92%以上,优良率达70%以上并逐年提高。 |
本指标有3个要素,需通过查阅有关制度文件和现场访谈来评估。3个要素都达到要求,评定为达标。 |
学校学生健康管理和学生健康体检的制度 学校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有关资料 学校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有关数据(含合格率、优良率等统计数据) |
|
6.9生均公用经费支出水平及预算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
生均公用经费支出水平达到当年省定标准;建立了学校的预算管理制度且严格执行。 |
本指标有2个要素,要素一需查看财政、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拨款文件及学校财务有关账册,并根据学年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的学生人数计算,要素二需要检查学校的预算管理制度文件和实地调查其执行情况。2个要素均符合省定标准要求,评定为达标。 |
2014年学校公用经费及生均公用经费统计表 2014年学校经费预算和追加经费有关资料 2014年财政和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拨款文件 2014年学校财务月报表(1-9月) 学校经费管理的有关制度 2014学年学校及各年级、班级学生人数统计表
|
|
6.11推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 |
推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重视家长家庭教育指导。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教育,积极发挥青少年宫、学生综合实践基地等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作用。 |
本指标有2个要素,需通过查阅有关文件资料和现场访谈来评估。2个要素都达到要求,评定为达标。 |
学校家长委员会成员名单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活动的有关资料 |
注:1.广东省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涉及到的数据,凡广东省教育信息平台统计报表有的,一律采用平台数据,学校提供数据要与平台数一致。
2.图书是指由出版社正式出版的书;总数是广东省教育信息平台统计报表“基础基522表1行4列”对应的数。
3.班额:是指全校平均班额,计算方式是:小学“基础基312表1行4列”除以“基础基212表1行1列”;初中“基础基313表1行3列”除以“基础基213表1行2列”。学校是否属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占30%以上的学校”,计算方式是:小学“基础基312表12行4列”除以“基础基312表1行4列”;初中“基础基313表11行3列”除以“基础基313表1行3列”。
4.师生比:师是指专任教师,计算方式是:小学“基础基422表1行1列”除以“基础基312表1行4列”;初中“基础基422表10行1列”除以“基础基313表1行3列”。
5.信息化指标中,教学用机指用于教育教学的计算机,教师和学生用机都属于教学用机,学校监控、财务管理等行政方面使用的计算机不属于教学用机。教学用机总数是“基础基522表1行6列”对应的数。
6.教学仪器设备的品种、规格、数量以教育部2006年7月发布的《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初中理科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为依据,其他学科参考中山市订购教学仪器设备目录表。
7.公用经费是指学校总经费减去教职工工资福利待遇经费;生均公用经费是学校公用经费除以学生总数。
附件3
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工作表 |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评定要点 |
操作说明 |
信息来源 |
一、 校园、 校舍 |
1.1 生均校园占地面积 |
小学生均校园占地面积不低于15.3㎡,初中生均校园占地面积不低于19.6㎡的;地级市中心城区小学不低于9.4㎡,初中不低于10.1㎡。 |
现场查阅学校用地红线图、建筑规划图、土地产权证明(合同、协议)等资料,并根据学年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的学生人数计算生均用地面积,符合要求的为达标。2013年9月起新建的学校,达标条件为小学生均校园占地面积不低于18㎡,初中不低于23㎡的;地级市中心城区小学不低于9.4㎡,初中不低于10.1㎡。 |
现场查看 查阅资料* |
1.2 生均校舍建筑面积★ |
生均校舍(不含宿舍)建筑面积小学不低于5.1㎡,初中不低于6.8㎡。 |
现场查阅学校建筑规划图、建筑物产权证明等资料,并根据学年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的学生人数计算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符合要求的为达标。2013年9月起新建的学校,达标条件为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低于7㎡,初中不低于9㎡的。 |
现场查看 查阅资料* |
|
1.3 体育活动场地、器材 |
达到《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要求。 |
本指标需进行实地调查,根据被督导学校规模相对应的标准进行评估,场地数量、面积完全达到标准要求、器材数量达到70%的,评定为达标。 |
现场查看 查阅资料 |
|
二、 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和仪器设备、图书 |
2.1实验室(科学教室)★ |
初中应设有理、化、生实验室/探究室(含仪器室、准备室)。小学应设有科学教室。九年一贯制学校应设有理、化、生实验室/探究室(含仪器室、准备室)及科学教室。 初中和九年一贯制学校19班以下生物实验室/探究室可与化学实验室/探究室合设。 |
本指标需现场查看学校实验室(含仪器室、准备室,确无条件的学校,准备室可与仪器室合并)、科学教室的设置情况,符合要求的为达标。 |
现场查看 |
2.2普通教室和其他功能场室 |
设有普通教室(含机动教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图书室(馆)、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教室/远程教育教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地理教室(初中设)、综合实践活动室、综合实践活动器材室、体育活动室、体育器材室、心理咨询室、卫生室、团(队)室、广播室、综合档案室、生物园、小气象站(初中设地理园)。6个班以下的教学点、非完全小学应当有多功能教室(兼作多媒体、音乐、美术、科学等教室)、图书室、少先队部室等。 |
本指标需进行实地调查是否达标。 |
现场查看
|
|
2.3教育信息化水平★ |
能接入互联网或本地城域网、广东教育视频网,各普通课室、功能场室均有网络接入点;网络多媒体普通教室占普通课室总数的50%,普通课室逐步建成网络多媒体教室;每位教师配备一台个人专用计算机(或者手持终端);百名学生教学用终端数:小学达10,初中达15;多媒体授课比例达10%。 |
本指标有5个要素,本指标需进行实地调查,5个要素均达到要求的评定为达标。
|
现场查看 |
|
2.4教学仪器设备★ |
教学仪器设备的品种、规格、数量基本达到国家和省的配备标准,每4个平行班配1套,分组实验仪器按2人1组配备;学校采用信息化等科学手段管理教学仪器设备并有效使用。 |
本指标有2个要素,要素一评定时对照国家和省的教育装备的最新标准按照种类全部达到、规格基本达到、数量不低于标准配置的80%,能基本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来衡量是否达标。2个要素均达到要求的评定为达标。 |
现场查看 查阅资料* |
|
2.5生均图书册数★ |
生均图书册数小学20册以上,初中25册以上;每年新增图书比例不少于藏书量标准的1%。图书室(馆) 的图书要符合学生、教师的实际需要,有一定数量的教参资料、工具书和报刊;采用信息化等管理手段有效管理并提高阅读率。 |
本指标有4个要素,需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学校图书档案等资料,计算出生均藏书量、每年新增图书比例等指标,是否适合适龄儿童少年阅读及符合教师教育教学实际需要等。4个要素全部符合要求,评定为达标。
|
现场查看 查阅资料* |
|
三、 办学规模班额 |
3.1办学规模 |
办学规模适度,原则上小学、初级中学不超过36个班,九年一贯制学校不超过54个班。 |
本指标需通过实地调查评定是否达标。 |
现场查看 |
3.2 班额★ |
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占30%以上的学校,小学不超过50人,初中不超过55人。 |
本指标所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城”包括城区和镇区。本指标需通过查阅有关学生数量的文件和实地清点学生人数来评定是否达标。 |
现场查看 现场访谈
|
|
四、 校长、教职员队伍建设 |
4.1师生比★ |
师生比达到省定编制标准(小学师生比:城市达1:20.6;县镇、农村达1:23.3;初中师生比:城市达1:15.3;县镇、农村达1:18.1);按国家和省规定配备专职体育、音乐、美术、心理、卫生(保健)等教职员。6个班以下的教学点、非完全小学每班不少于1名教师。 |
本指标有2个要素,师生比是指专任教师与学生之比,6个班以下的教学点、非完全小学每班不少于1名教师;需现场查看学校教师编制文件、花名册、人员聘用资料等进行评估,2要素都符合要求,评定为达标。 |
现场访谈 查阅资料* |
4.2 校长任职资格和学历要求 |
正副校长均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并取得任职资格证书;小学的校长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初中和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校长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 |
本指标需现场查看学校正副校长任命文件、学历证明、职称证明以及培训合格证书等文件,2要素都符合要求,评定为达标。 |
现场访谈 查阅资料 |
|
4.3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 |
专任教师均具有相应层次或更高层次的教师任职资格,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达100%。 |
本指标有2个要求,需现场查阅教师编制文件、花名册并抽查部分老师学历证明、任职资格证书等文件,抽查结果都符合要求,评定为达标。 |
查阅资料 |
|
4.4教师继续教育 |
按照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以上安排培训经费;教师每年应完成累计不少于12天或72学时的年度继续教育任务。 |
本指标有2个要素,需现场访谈并查看财务有关账册、培训人员名单等文件,2要素都符合要求,评定为达标。 |
现场访谈 查阅资料 |
|
五、 卫生安全保障、生活设施 |
5.1校址和周边环境★ |
校址校舍符合对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地质塌裂、暗河、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的防灾避险安全要求;高压电线、输油(气)管道严禁穿越或跨越校园;校园及校内建筑与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对各类污染源实施控制的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
本指标有3个要素,需要查看有关文件资料并进行实地调查,3要素都符合要求,评定为达标。 |
现场查看 |
5.2校园安全 |
配备安保人员,安全设施齐全,学校安全保障体系健全,学校安防工作达到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安全建设要求。 |
本指标需要现场查看学校安防工作是否达到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安全建设要求(附后),基本达到的为达标。 |
现场查看 |
|
5.3 后勤保障要求 |
城镇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量化分级达到B级、农村学校达到C级以上要求;能通过自来水、二次供水或自备水源,并设置开水房或安装饮水设施向学生提供卫生安全饮用水;学生厕所能满足学生课间如厕的需要,并有水冲设施。寄宿生宿舍符合安全、卫生、健康标准,浴室、厕所及消防、报警设施齐全;每生一张床。 |
本指标有3个要素需查看有关食堂食品安全等级等证明文件、资料并进行实地调查,3要素都符合要求,评定为达标。 |
现场查看 现场访谈 问卷调查
|
|
六、 学校管理与素质教育 |
6.1 管理与规范 |
树立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完善;管理规范,岗位责任明确,工作落实到位;有较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
本指标需要查看管理制度文件并进行实地调查来评定是否达标。重点检查学校校长负责制、校长办公会议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各部门岗位责任制、人事管理制度、继续教育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是否健全,执行是否到位。 |
现场访谈 问卷调查 查阅资料 |
6.2 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和常态编班★ |
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学校实行常态编班,没有分重点班、快慢班、特长班、实验班等违法违规行为。 |
本指标有2个要素,要根据实地调查和上级教育部门的通报等综合进行评估,2个要素都达到要求,评定为达标。 |
现场访谈 问卷调查 |
|
6.3 国家课程计划执行情况★ |
开齐、开足国家课程,严格执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教学计划。 |
本指标需通过实地检查课程表和现场访谈等方法进行调查来评定是否达标。 |
现场访谈 问卷调查 查阅资料* |
|
6.4学生减负要求★ |
安排学生作业数量和内容符合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不占用学生法定休息时间集体补课,不利用早、晚自习和午休等时间上课、集体辅导或考试,没有举办或者参与举办辅导班,没有动员和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的其他辅导班,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
本指标有5个要素,根据实地调查和上级教育部门的通报等综合进行评估,5个要素都达到要求,评定为达标。 |
现场访谈 问卷调查 |
|
6.5教学改革 |
教学研究工作扎实开展;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探索面向全体学生的高效课堂教学,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等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本指标需要现场查阅教学研究制度、深化教学改革等文件及实地调查等方法来评定是否达标。 |
现场访谈 查阅资料 |
|
6.6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
学校、家长、社会多方参与的学生评价机制基本形成;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完善,采用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科学评价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状况。 |
本指标需通过查阅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和抽查部分学生的成长记录册以及现场访谈以评定是否达标。 |
现场访谈 问卷调查 查阅资料 |
|
6.7校园体育艺术活动★ |
制订并公布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切实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体育艺术“2+1”专项教育活动正常;学校应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艺术节。 |
本指标有3个要素,需通过查阅有关文件和现场访谈来评估。3个要素都达到要求,评定为达标。 |
现场访谈 问卷调查 查阅资料 |
|
6.8学生体质健康★ |
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建立学生健康管理制度和每年一次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做好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按国家要求上报《标准》测试数据;《标准》测试合格率达92%以上,优良率达70%以上并逐年提高。 |
本指标有3个要素,需通过查阅有关制度文件和现场访谈来评估。3个要素都达到要求,评定为达标。 |
现场访谈 问卷调查 查阅资料* |
|
6.9生均公用经费支出水平及预算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
生均公用经费支出水平达到当年省定标准;建立了学校的预算管理制度且严格执行。 |
本指标有2个要素,要素一需查看财政、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拨款文件及学校财务有关账册,并根据学年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的学生人数计算,要素二需要检查学校的预算管理制度文件和实地调查其执行情况。2个要素均符合省定标准要求,评定为达标。 |
现场访谈 查阅资料* |
|
6.10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 |
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教育教学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
本指标需通过现场调查来评定是否达标。 |
现场查看 |
|
6.11推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 |
推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重视家长家庭教育指导。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教育,积极发挥青少年宫、学生综合实践基地等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作用。 |
本指标有2个要素,需通过查阅有关文件资料和现场访谈来评估。2个要素都达到要求,评定为达标。 |
现场访谈 查阅资料 |
附件4
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结果
汇总表
镇区: 学校:
二级指标 |
评估结果 |
二级指标 |
评估结果 |
二级指标 |
评估结果 |
二级指标 |
评估结果 |
1.1 生均校园占地面积 |
|
2.5生均图书册数★ |
|
5.1校址和周边环境★ |
|
6.5教学改革 |
|
1.2 生均校舍建筑面积★ |
|
3.1办学规模 |
|
5.2校园安全 |
|
6.6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
|
1.3 体育活动场地、器材 |
|
3.2 班额★ |
|
5.3 后勤保障要求 |
|
6.7校园体育艺术活动★ |
|
2.1实验室(科学教室)★ |
|
4.1师生比★ |
|
6.1 管理与规范 |
|
6.8学生体质健康★ |
|
2.2普通教室和其他功能场室 |
|
4.2 校长任职资格和学历要求 |
|
6.2 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和常态编班★ |
|
6.9生均公用经费支出水平及预算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
|
2.3教育信息化水平★ |
|
4.3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 |
|
6.3 国家课程计划执行情况★ |
|
6.10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 |
|
2.4教学仪器设备★ |
|
4.4教师继续教育 |
|
6.4学生减负要求★ |
|
6.11推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 |
|
评估组 评估结果 |
二级指标中有 项达标, 项不达标,其中,带“★”的指标中有 项达标, 项不达标。评估结论为达标( )/不达标( )。
市督导评估组全体成员(签名)
2014年 月 日 |
附件5
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反馈意见
学校: 评估组组长: 评估时间: 2014年 月 日
一 、 基本情况 |
包括:①学校创办时间;②办学规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班级数、学生数、教职员数、专任教师数量和学历情况);③主要办学业绩;④评估指标达标情况;⑤评估组评估结论。 |
二 、 特色亮点 |
|
三 、 存在问题 |
按照《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方案》的指标要求,指出学校存在问题。
|
四 、 整改意见 |
围绕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
|
附件6
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二级指标达标情况记录表
学校: 记录人: 2014年 月 日
二级指标编号 |
达成情况记录 |
是否达标 |
|
|
|
附件7
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
座谈会参考提纲
1.您认为学校与本镇(区)其他义务教育段学校之间办学条件是否存在较大差异?如何解决?
2.您认为学校与本镇(区)其他学校之间教师水平是否存在较大差异?如何解决?
3.您认为学校在卫生安全保障和生活设施方面是否能满足日常需要?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和完善?
4.您对学校名教师、骨干教师、班主任的培养和教师继续教育的方式和效果有何意见?
5.您对学校领导的治校能力和学校管理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6.您对学校落实课程计划、编班管理等工作有何意见和建议?
7.学校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如何看待他们的努力?
8.学校在与社区各部门配合育人方面有哪些做法?效果如何?
9.您对学校评价学生、教师的方式和效果有何意见?
附件8
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教师座谈会记录表
学校: 记录人: 座谈时间: 2014年 月 日
教师姓名或代号 |
信息记录 |
|
|
附件9
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家长座谈会记录表
学校: 记录人: 座谈时间: 2014年 月 日
家长姓名或代号 |
信息记录 |
|
|
附件10
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
学生问卷调查操作说明
一、学生答题
用浏览器打开“中山教育信息港”→应用平台→12问卷调查→输入该学校密码条上的答题密码→完成调查问卷题目→提交。
二、查看结果
1.用浏览器打开http://wjdc.zsedu.net/login.jsp
2.输入该学校密码条上查询结果的账号和密码。
3.点击“菜单导航”选择“调查系统”,选择“专题管理”,选择“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学生调查问卷”后的“调查对象”。
4.点击“搜索”,在“所属学校”栏中输入学校密码条上的学校简称,找到对应学校后点击“统计结果”。
5.点击“打印统计结果”,再点击“确定打印”。
建议:评委当场查看问卷结果,确认学生问卷提交成功,再关闭页面。问卷结果须打印上交。
附件11
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体育运动场地要求
小学运动场地基本指标
运动场地类别 |
小学 |
||
≤18班 |
24班 |
30班以上 |
|
田径场(块) |
200米(环形4道)1块,S≈4224m2 |
300米(环形6道)1块,S≈10512 m2 |
300米~400米(环形)1块,S≈15000 m2 |
篮球场(块) |
2,S≈1020 m2 |
2,S≈1020 m2 |
3,S≈1530 m2 |
排球场(块) |
1,S≈510 m2 |
2,S≈1020 m2 |
2,S≈1020 m2 |
器械体操+游戏区 |
200 m2 |
300 m2 |
300 m2 |
初级中学运动场地基本指标
运动场地类别 |
初中 |
||
≤18班 |
24班 |
30班以上 |
|
田径场(块) |
300米(环形6道)1块,S≈10512 m2 |
300米(环形6道)1块,S≈10512 m2 |
300米~400米(环形)1块,S≈15000 m2 |
篮球场(块) |
2,S≈1020 m2 |
2,S≈1020 m2 |
3,S≈1530 m2 |
排球场(块) |
1,S≈510 m2 |
2,S≈1020 m2 |
2,S≈1020 m2 |
器械体操区 |
100 m2 |
150 m2 |
200 m2 |
九年制学校运动场地基本指标
运动场地类别 |
九年制学校 |
||
≤18班 |
27班 |
36班以上 |
|
田径场(块) |
200米(环形4道)1块,S≈4224m2 |
300米(环形6道)1块,S≈10512 m2 |
300米~400米(环形)1块,S≈15000 m2 |
篮球场(块) |
2,S≈1020 m2 |
3,S≈1530 m2 |
3,S≈1530 m2 |
排球场(块) |
1,S≈510 m2 |
2,S≈1020 m2 |
3,S≈1530 m2 |
器械体操+游戏区 |
200 m2 |
300 m2 |
350 m2 |
注:1.300米以上的环形田径场应包括100米的直跑道,200米的环形田径场应至少包括60米直跑道。
2.田径场内应设置1~2个沙坑(长5~6米、宽2.75~4米,助跑道长25~45米)。
3.器械体操区学校可根据实际条件进行集中或分散配备。
4.因受地理环境限制达不到标准的山区学校,可因地制宜建设相应的体育活动场地。但必须满足正常开设体育课及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的基本要求。
附件12
《广东省中小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件基本标准》(试行)
一、小学体育器材
序号 |
器材名称 |
单位 |
珠三角学校配备数量 |
备注 |
|||
≦12班 |
≧13班 |
≧30班 |
≧50班 |
||||
1 |
★接力棒 |
支 |
10 |
12 |
18 |
24 |
|
2 |
★小栏架或钻圈架 |
付 |
16 |
20 |
30 |
40 |
|
3 |
★发令枪 |
支 |
1 |
1 |
2 |
3 |
|
4 |
★标志杆(雪糕筒) |
根 |
20 |
20 |
30 |
40 |
|
5 |
★秒 表 |
块 |
6 |
10 |
15 |
20 |
|
6 |
★跳高架 |
付 |
2 |
4 |
6 |
8 |
|
7 |
★跳高横竿 |
根 |
4 |
5 |
8 |
10 |
|
8 |
山羊 |
台 |
4 |
5 |
8 |
10 |
12个班以下可用跳箱代替 |
9 |
助跳板 |
块 |
4 |
8 |
12 |
16 |
|
10 |
★小沙包 |
只 |
50 |
60 |
90 |
120 |
|
11 |
垒 球 |
只 |
50 |
60 |
90 |
120 |
|
12 |
★实心球 |
只 |
30 |
40 |
60 |
80 |
|
13 |
投掷靶 |
只 |
4 |
4 |
6 |
8 |
|
14 |
★皮 尺 |
卷 |
5 |
6 |
9 |
12 |
|
15 |
小体操垫 |
块 |
50 |
60 |
90 |
120 |
|
16 |
低单杠 |
付 |
4 |
4 |
6 |
8 |
|
17 |
爬竿或爬绳 |
付 |
1 |
1 |
2 |
3 |
|
18 |
★毽子 |
只 |
100 |
100 |
150 |
200 |
|
19 |
★短跳绳 |
根 |
100 |
100 |
150 |
200 |
|
20 |
★长跳绳 |
根 |
20 |
20 |
30 |
40 |
|
21 |
★小篮球 |
只 |
50 |
60 |
90 |
120 |
|
22 |
★小篮球架 |
付 |
2 |
4 |
6 |
8 |
|
23 |
★小足球 |
只 |
50 |
60 |
90 |
120 |
12个班以下可用软排代替 |
24 |
★小足球门 |
付 |
2 |
2 |
3 |
4 |
12个班以下可用软排代替 |
25 |
软式排球 |
只 |
- |
60 |
90 |
120 |
|
26 |
排球架 |
付 |
- |
2 |
3 |
4 |
|
27 |
★乒乓球台 |
张 |
6 |
8 |
12 |
16 |
|
28 |
★乒乓球拍或板羽球或羽毛球拍 |
付 |
30 |
50 |
75 |
100 |
|
29 |
★乒乓球或羽毛球网架 |
付 |
6 |
10 |
15 |
20 |
|
30 |
★乒乓球或板羽球或羽毛球 |
只 |
50 |
100 |
150 |
200 |
|
31 |
★录音机 |
台 |
2 |
2 |
3 |
4 |
|
32 |
★肺活量测试仪 |
台 |
1 |
2 |
3 |
4 |
|
33 |
跳 箱 |
付 |
- |
2 |
3 |
4 |
|
34 |
大体操垫 |
块 |
- |
10 |
15 |
20 |
|
35 |
高单杠 |
付 |
- |
2 |
3 |
4 |
|
36 |
肋 木 |
间 |
- |
2 |
3 |
4 |
|
37 |
平 梯 |
架 |
- |
1 |
2 |
3 |
|
注:带★重点抽检。
二、中学体育器材
序号 |
器材名称 |
单位 |
珠三角学校配备数量 |
备注 |
|||
≦12班 |
≧13班 |
≧30班 |
≧50班 |
|
|||
1 |
★接力棒 |
支 |
12 |
20 |
30 |
40 |
|
2 |
★跨栏架 |
付 |
20 |
40 |
60 |
80 |
|
3 |
★发令枪 |
支 |
1 |
1 |
2 |
2 |
|
4 |
★标志杆(雪糕筒) |
根 |
20 |
40 |
60 |
80 |
|
5 |
★秒 表 |
块 |
6 |
10 |
15 |
20 |
|
6 |
★跳高架 |
付 |
2 |
4 |
6 |
8 |
|
7 |
★跳高横竿 |
根 |
4 |
6 |
9 |
12 |
|
8 |
山 羊 |
台 |
4 |
4 |
6 |
8 |
12个班以下可用跳箱代替 |
9 |
助跳板 |
块 |
5 |
8 |
12 |
16 |
|
10 |
垒 球 |
个 |
50 |
50 |
75 |
100 |
|
11 |
★实心球 |
个 |
50 |
50 |
75 |
100 |
|
12 |
★铅 球 |
个 |
8 |
12 |
18 |
24 |
|
13 |
★皮 尺 |
卷 |
5 |
8 |
12 |
16 |
|
14 |
小体操垫 |
块 |
50 |
50 |
75 |
100 |
|
15 |
低单杠 |
付 |
4 |
4 |
6 |
8 |
|
16 |
高单杠 |
付 |
3 |
4 |
6 |
8 |
|
17 |
高双杠 |
付 |
3 |
4 |
6 |
8 |
|
18 |
剑(刀) |
柄 |
30 |
50 |
75 |
100 |
|
19 |
棍 |
根 |
30 |
50 |
75 |
100 |
|
20 |
★短跳绳 |
根 |
100 |
100 |
150 |
200 |
|
21 |
★长跳绳 |
根 |
20 |
30 |
45 |
60 |
|
22 |
★拔河绳 |
根 |
2 |
4 |
6 |
8 |
|
23 |
★篮球 |
只 |
60 |
100 |
150 |
200 |
|
24 |
★篮球架 |
付 |
3 |
6 |
9 |
12 |
包括活动低篮球架 |
25 |
★足 球 |
只 |
50 |
60 |
90 |
120 |
12个班以下可用软排代替 |
26 |
★足球门 |
付 |
2 |
3 |
5 |
6 |
包括活动小足球门 |
27 |
软式排球 |
只 |
- |
60 |
90 |
120 |
|
28 |
排球架 |
付 |
- |
3 |
5 |
6 |
|
29 |
★乒乓球台 |
张 |
6 |
10 |
15 |
20 |
|
30 |
★乒乓球拍或羽毛球拍 |
付 |
50 |
100 |
150 |
200 |
|
31 |
★乒乓球或羽毛球 |
只 |
50 |
100 |
150 |
200 |
|
32 |
★乒乓球或羽毛球网架 |
付 |
6 |
10 |
15 |
20 |
|
33 |
★录音机 |
台 |
2 |
3 |
5 |
6 |
|
34 |
★肺活量测试仪 |
台 |
2 |
2 |
3 |
4 |
|
35 |
跳 箱 |
付 |
- |
3 |
5 |
6 |
|
36 |
大体操垫 |
块 |
- |
12 |
18 |
24 |
|
37 |
低双杠 |
付 |
- |
4 |
6 |
8 |
|
38 |
肋 木 |
间 |
- |
4 |
6 |
8 |
|
39 |
平 梯 |
架 |
- |
2 |
3 |
4 |
|
注:带★重点抽检。
附件13
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教学仪器设备重点抽查目录
说 明
1.小学科学和初中物理、化学、生物为重点抽查科目。
2.所抽选教学仪器设备均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初中和小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规定的“必配”要求。
3.教学仪器设备的配备数量均按每年级4个平行班、每班45人标准计算。“1”、“1~2”按演示用量配备;“1~8”既可按演示用量配备,也可按学生分组活动用量配备;“8~12”、“12~23”、“23~45”按学生分组活动用量配备。如果每年级平行班和学生人数多,则应适当增加配备数量。
小学科学
序号 |
编号 |
名称 |
规格 型号 功能 |
单位 |
配备数量 |
|
1 |
02045 |
学生显微镜 |
200倍,单筒 |
台 |
8~12 |
|
2 |
11005 |
托盘天平 |
500g,0.5g |
台 |
8~12 |
|
3 |
13001 |
温度计 |
红液,0~100℃ |
支 |
23~45 |
|
4 |
13010 |
体温计 |
水银,35~42℃ |
支 |
12~23 |
|
5 |
14004 |
条形盒测力计 |
1N |
个 |
12~23 |
|
6 |
16007 |
指南针 |
|
个 |
12~23 |
|
7 |
16025 |
风杯式风速表 |
有直读装置 |
套 |
1~8 |
|
8 |
29006 |
滑轮组及支架 |
|
套 |
12~23 |
|
9 |
29008 |
齿轮组及支架 |
|
套 |
12~23 |
|
10 |
28007 |
三球仪 |
|
台 |
1 |
|
11 |
29011 |
太阳高度测量器 |
|
个 |
12~23 |
|
12 |
29013 |
组装风车材料 |
|
套 |
12~23 |
|
13 |
29015 |
太阳能的应用材料 |
|
套 |
12~23 |
|
14 |
22001 |
音叉 |
256Hz |
只 |
12~23 |
|
15 |
29019 |
物体热涨冷缩实验材料 |
金属球、塑料球、实验架等 |
套 |
8~23 |
|
16 |
29033 |
手摇发电机 |
|
个 |
8~12 |
|
17 |
29035 |
小孔成像装置 |
组装式 |
套 |
12~23 |
|
18 |
29040 |
昆虫观察盒 |
带不小于3倍的放大镜 |
个 |
23~45 |
|
19 |
61041 |
锥形瓶 |
100mL |
个 |
8~12 |
|
20 |
64088 |
蒸发皿 |
瓷,60mm |
个 |
12~23 |
|
初中物理
序号 |
编号 |
名称 |
规格 型号 功能 |
单位 |
配备数量 |
|
1 |
04001 |
初中学生电源 |
1.5~9V/1.5A |
台 |
13~25 |
|
2 |
10002 |
木直尺 |
1000mm |
只 |
13~25 |
|
3 |
11004 |
托盘天平 |
200g, 0.2g |
台 |
13~25 |
|
4 |
13001 |
温度计 |
红液,0℃~100℃ |
支 |
30~60 |
|
5 |
14002 |
条形盒测力计 |
5N |
个 |
25~50 |
|
6 |
15001 |
演示电表 |
直流电压、电流,检流;2.5级 |
只 |
3 |
|
7 |
15010 |
灵敏电流计 |
+-300μA |
只 |
13~25 |
|
8 |
21002 |
立方体组 |
|
套 |
13~25 |
|
9 |
21003 |
运动和力的实验器 |
|
套 |
13~25 |
|
10 |
21010 |
连通器 |
|
个 |
1 |
|
11 |
21019 |
马德堡半球 |
|
套 |
1~2 |
|
12 |
21022 |
流体流速与压强关系演示器 |
|
套 |
1 |
|
13 |
21032 |
滑轮组 |
|
组 |
13~25 |
|
14 |
21033 |
滚摆 |
|
个 |
2 |
|
15 |
21037 |
飞机升力原理演示器 |
|
套 |
1 |
|
16 |
23008 |
感应起电机 |
|
台 |
1 |
|
17 |
23037 |
保险丝作用演示器 |
|
套 |
1 |
|
18 |
24018 |
小型电动机实验器 |
|
套 |
13~25 |
|
19 |
25013 |
光的三原色合成实验器 |
|
套 |
13~25 |
|
20 |
31006 |
水轮机模型 |
|
套 |
1 |
|
初中化学
序号 |
编号 |
名称 |
规格 型号 功能 |
单位 |
配备数量 |
|
1 |
02002 |
打孔器 |
四件 |
套 |
2 |
|
2 |
02071 |
离心沉淀器 |
手摇式 |
台 |
1 |
|
3 |
02075 |
酒精喷灯 |
座式 |
个 |
2 |
|
4 |
02125 |
碘升华凝华管 |
|
个 |
13~50 |
|
5 |
11003 |
托盘天平 |
100g,0.1g |
台 |
13~50 |
|
6 |
16001 |
密度计 |
密度>1 |
支 |
1 |
|
7 |
16002 |
密度计 |
密度<1 |
支 |
1 |
|
8 |
26001 |
水电解演示器 |
30ml,铂电极 |
台 |
1 |
|
9 |
26002 |
水电解实验器 |
|
台 |
13~50 |
|
10 |
26003 |
原电池实验器 |
|
个 |
13~50 |
|
11 |
26005 |
贮气装置 |
|
台 |
2 |
|
12 |
26009 |
分子间隔实验器 |
|
件 |
13~50 |
|
13 |
26010 |
溶液导电演示器 |
|
套 |
1 |
|
14 |
26011 |
溶液导电实验器 |
|
套 |
13~50 |
|
15 |
42001 |
金属矿物、金属及合金标本 |
|
盒 |
1 |
|
16 |
42002 |
原油常见分馏标本 |
|
盒 |
1 |
|
17 |
61042 |
锥形瓶 |
250ml |
个 |
10 |
|
18 |
62035 |
分液漏斗 |
锥形,100ml |
个 |
2 |
|
19 |
62036 |
分液漏斗 |
梨形,50ml |
个 |
2 |
|
20 |
62039 |
布氏漏斗 |
瓷,80ml |
个 |
1 |
|
初中生物
序号 |
编号 |
名称 |
规格 型号 功能 |
单位 |
配备数量 |
|
1 |
02040 |
生物显微镜 |
1000* |
台 |
1~5 |
|
2 |
02041 |
生物显微镜 |
500* |
台 |
9~50 |
|
3 |
02044 |
双目立体显微镜 |
40* |
台 |
9~13 |
|
4 |
02071 |
离心沉淀器 |
手摇式 |
台 |
1 |
|
5 |
02075 |
酒精喷灯 |
坐式 |
个 |
1~3 |
|
6 |
02076 |
电炉 |
|
个 |
1~4 |
|
7 |
02082 |
恒温水浴锅 |
|
个 |
1 |
|
8 |
02084 |
烘干箱 |
|
台 |
1 |
|
9 |
02087 |
恒温培养箱 |
|
台 |
1 |
|
10 |
10015 |
测微尺 |
显微镜用 |
个 |
4~8 |
|
11 |
11004 |
托盘天平 |
200g,0.02g |
台 |
4~8 |
|
12 |
12003 |
电子停表 |
0.1s |
个 |
9~25 |
|
13 |
13023 |
干湿球温度计 |
|
个 |
9~25 |
|
14 |
16015 |
血压计 |
汞柱式 |
个 |
1~2 |
|
15 |
27009 |
徒手切片器 |
|
个 |
4~8 |
|
16 |
33002 |
根纵剖模型 |
|
件 |
1 |
|
17 |
33007 |
桃花模型 |
|
件 |
1 |
|
18 |
33007 |
桃花模型 |
|
件 |
1 |
|
19 |
43106 |
兔骨骼标本 |
|
盒 |
1 |
|
20 |
43107 |
鱼骨骼标本 |
|
盒 |
1 |
|
附件14
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安全建设要求
一、技防设施(源自《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DB44/T 834—2010)
序 号 |
子系统名称 |
设备 |
重点防范部位 |
三级一类配置 要求 |
配置二类配置 要求 |
三类配置要求 |
1 |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
摄像机 |
校园出入口﹡ |
应设 |
应设 |
应设 |
2 |
校园门外100米范围内﹡ |
应设 |
应设 |
宜设 |
||
3 |
集体宿舍楼出入口﹡ |
应设 |
应设 |
宜设 |
||
4 |
校园主要通道、周界 |
应设 |
应设 |
宜设 |
||
5 |
危险品储藏室及其主要通道 |
应设 |
宜设 |
宜设 |
||
6 |
电梯轿厢或电梯厅 |
应设 |
宜设 |
宜设 |
||
7 |
财务室 |
应设 |
宜设 |
宜设 |
||
8 |
重点实验/实训室、试卷保密室及其主要通道 |
应设 |
宜设 |
宜设 |
||
9 |
食堂膳食厅 |
应设 |
应设 |
宜设 |
||
10 |
计算机中心机房 |
应设 |
宜设 |
宜设 |
||
11 |
图书室/馆、档案室/馆 |
应设 |
宜设 |
宜设 |
||
12 |
体育场馆、操场内制高点和出入口 |
应设 |
宜设 |
宜设 |
||
13 |
机动车或非机动车集中存放场所及出入口 |
宜设 |
宜设 |
宜设 |
||
14 |
监控中心 |
应设 |
宜设 |
宜设 |
||
15 |
入侵报警系统 |
入侵探 测器 |
中小学校周界围墙(栏)﹡ |
应设 |
应设 |
宜设 |
16 |
财务室 |
应设 |
应设 |
应设 |
||
17 |
重点实验/实训室、危险品储藏室 |
应设 |
应设 |
宜设 |
||
18 |
食堂储藏间及操作间 |
宜设 |
宜设 |
宜设 |
||
19 |
配电室、锅炉房、水泵房 |
宜设 |
宜设 |
宜设 |
||
20 |
图书室/馆、档案室/馆、广播 (电视)室、计算机教室 |
宜设 |
宜设 |
宜设 |
||
21 |
紧急报警(求助)装置 |
监控中心、门卫室﹡ |
应设 |
应设 |
应设 |
|
22 |
校门口外附近﹡ |
应设 |
应设 |
应设 |
||
23 |
教学楼各楼层 |
应设 |
宜设 |
宜设 |
||
24 |
电子巡查系统 |
巡查点 |
校园出入口 |
应设 |
应设 |
宜设 |
25 |
宿舍楼出入口 |
应设 |
应设 |
宜设 |
||
26 |
校园主要通道、周界 |
应设 |
应设 |
宜设 |
||
27 |
机动车或非机动车集中存放场所 |
宜设 |
宜设 |
宜设 |
||
28 |
出入口 控制系统 |
门禁管理设备 |
校园出入口﹡ |
宜设 |
宜设 |
宜设 |
29 |
计算机教室 |
宜设 |
宜设 |
宜设 |
||
30 |
重点实验/实训室、危险品储藏室 |
宜设 |
宜设 |
宜设 |
||
31 |
图书室/馆 |
宜设 |
宜设 |
宜设 |
||
注:加“﹡”的项目表示适用于幼儿园 |
省、市级管理的中小学校为一类、区县级管理的中小学校为二类、乡镇农村中小学校为三类。
二、人防(《转发省公安厅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10〕33号)
配备两名以上经过专业培训取得保安员证的保安员。
三、物防(国家和省有关文件要求)
必配:制服、防护棍、钢叉、盾牌、来访登记本、记事本
选配:响笛、对讲机、头盔、防刺衣、强光电筒、扭送绳
四、消防(国家和省有关文件要求)
(一)消防设施器材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关要求;
(二)建设工程依法办理消防审核验收手续;
(三)确保防火间距、消防车道、消防车作业场地及排烟口完备;
(四)使用的装修材料应符合国家规范标准的要求;
(五)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公布执行;
(六)消防档案内容完整,保管妥当,方便查阅;
(七)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
(八)应急照明、安全疏散指示标志符合要求;
(九)电气线路敷设合理,定期检修,严禁私拉乱接电气设备;
(十)消防设施器材要设置规范、醒目的标识,用文字或图例标明操作使用方法;
(十一)重点部位、重要场所和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要设置“提示”、“禁止”类消防标识。
五、校车(校车条例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及省规章文件要求)
运送小学生的校车必须是专用校车(符合《GB 24407-2012》),在省政府规定的过渡期内可以是经过加装改造后符合《条例》和《GB7258-2012》普遍性要求的校车。
校车按照《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和省的实施办法取得校车使用许可,校车驾驶员取得校车驾驶资格,配备随车照管人员。
建立校车档案和管理制度,对校车实施有效监管。
附件15
中小学校体育、卫生、音乐、美术、心理健康
教师配备要求
《广东省中小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件基本标准》(试行)
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全日制各级各类中小学校。本《标准》从体育教师、卫生人员、运动场地、体育器材、教学卫生、生活设施、卫生保健室配备以及学生健康体检等方面明确了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所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是政府对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最基本要求,是中小学校办学应达到的最基本标准之一,是教育检查、督导和评估的重要内容。各地应当按照本《标准》对中小学校进行核查,尚未达到本《标准》的,应积极创造条件,使其尽快达到标准要求。各地在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校时,应当按照本《标准》进行建设和配备。少数因特殊地理环境和特殊困难部分内容达不到本《标准》规定要求的学校,应制定与之相应的办法,确保学校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的需要。
各地应当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积极创造条件,增加投入,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订并配备高于本《标准》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件标准。
一、中小学校体育教师配备基本标准
(一)任职资格
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经过体育专业学习或培训,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并且每学年接受体育教育专业继续教育培训应不少于48个学时。
(二)配备比例
学校应当在核定的教职员总编制数内,根据学校体育工作的特点,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授课时数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配足体育教师。高中学校(省一级学校、珠江三角洲地区市一级学校)、省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有条件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不低于以下标准配备体育教师:小学1~2年级每4~5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3~6年级每5~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初中每4~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高中(含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每6~8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达不到以上条件的学校按不低于小学1~2年级每5~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3~6年级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初中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高中(含中等职业学校)每8~9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
农村200名学生以上的中小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体育教师。
二、中小学校体育工作条件基本标准
(一)运动场地
1.小学
五、中小学校卫生(保健)室建设基本标准
(一)卫生(保健)室设置
1.卫生室是指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学校卫生机构,承担学校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学校卫生日常检查并为师生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
2.保健室是指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学校卫生机构,在卫生专业人员指导下开展学校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学校卫生日常检查。
3.寄宿制学校或600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学校必须设立卫生室,600名学生以下的非寄宿制学校设立卫生室或保健室。
(二)卫生(保健)室人员配备要求
1.寄宿制学校或600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学校须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按600:1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持有卫生专业执业资格证书。
2.600名学生以下的非寄宿制学校,须配备保健教师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保健教师由现任具有教师资格的教师担任。
3.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保健教师应接受学校卫生专业知识和急救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
(三)卫生保健室设施与设备
1.卫生室。
《广东省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条件基本标准(试行)》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加强学校美育工作,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我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根据《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教育部令第13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教体艺[2008]8号)和《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各级各类全日制中小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本《标准》从师资、教学场地、教学设备器材、教学资料配备等方面,明确了开展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要求,是中小学校办学应达到的基本标准之一,是教育检查、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
各地应当按照本《标准》对中小学校进行核查,尚未达到本《标准》的,应积极创造条件,使其尽快加以完善,通过三到五年的时间,力争达到标准要求。各地在新建或改建、扩建中小学校时,应当按照本《标准》进行建设和配备。少数因特殊困难,部分项目达不到本《标准》要求的学校,亦应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办法,保障艺术教育工作能有效实施。
一、师资配备基本标准
(一)任职资格
中小学艺术(音乐、美术)教师必须经过相应专业学习或培训,均达到《教师法》中规定的任职规定,获得教师资格证书,且每学年接受相应专业继续教育培训不少于72学时。
(二)学历要求
新任小学和初中艺术教师须大专及以上学历,高中(含中等职业学校)艺术教师须本科及以上学历。中小学现任艺术教师的学历亦要努力达到以上要求,
目前尚达不到的,应通过三到五年的时间,力争达标。
(三)配备要求
根据国家、省规定的教学大纲以及课程计划要求,结合学校开展课外艺术活动需要,学校应当在核定教职工编制数限额内,采取专兼结合方式,足额配备艺术教师,确保音乐、美术课程开足课时。
小学(不分年级),每6-8个班配备音乐、美术教师各1名;初中(不分年级)每10-14个班配备音乐、美术教师各1名;高中(含中等职业学校,不分年级)每12-16个班配备音乐、美术教师各1名。
城市、县(区)学校艺术(音乐、美术)教师以专职为主;农村中小学可以专、兼职相结合。农村中小学校至少要配备音乐、美术专职教师各1人(学校办学规模不足12个班的学校至少配备专职(或兼职)音乐、美术教师各1名)。
二、工作条件基本标准
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
粤教思[2007]42号
各地级以上教育局、编办: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中有关中小学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建立心理辅导室,为中小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的要求,确保我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持续发展,现就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设置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岗位,配备专兼职教师
(一)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备的基本要求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必须由具备较强专业能力的专职教师承担。在中小学校设置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岗位,配备专职教师是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中小学校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人数,学生规模1000人的中学、1200人的小学,原则上配备1名。寄宿制学校至少配备1名以上专职心理教师。设分校区的学校,每个独立校区至少配备1名以上专职心理教师。学生人数少的学校可按学区配备专职教师。有条件的地区,每所学校至少配备1名以上专职心理教师。在目前没有专门编制的情况下,从学校总编制中调剂解决。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正常工作量计算和工作待遇不低于班主任。暂无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学校要指定专人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主要职责和任务
1、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 上一篇:广东省教育督导条例[ 09-22 ]
- 下一篇:中山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全市教育督导责任区制度的意见[ 09-22 ]